截至2022年3月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.02亿辆,其中汽车驾驶人4.50亿人。而全国经营性停车位1.5亿个,加上路侧及未备案的停车位,共计约2.7亿个,车位缺口在1.8亿个左右。基于可以大幅提升泊位周转率进而缓解车位严重缺口矛盾的能力,当前智慧停车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的蓝海阶段。然而近年来部分以提供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为经营内容的企业,其经营数据却无明显增长,且频繁传出经营困难的信息,由于对未来信心不足,相关企业的业务开展也渐趋保守。本文通过对行业发展的深度分析试图为破解这一困境寻找答案。
PART.01
智慧停车当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
尽管智慧停车行业具有政策保障和技术成熟的双重利好,但其仍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。
停车项目从来就是主体业务的配套设施,没有主体业务,停车需求无从谈起。基于配套逻辑,行业在管理上重视度不高、客户付费意愿不强烈,导致在车场信息化改造标项中,价格因素所占比重很高。为此,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不得不进一步压缩成本,进而导致停车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投入变低,系统数字化的颗粒度不够细,甚至部分企业的停车管理系统成为花瓶式的存在。
智慧停车的产业链又比较长,包含设计规划、土建施工、基础设施建设(导视标识、画线等)、智能化建设、现场运营、增值服务等,基本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从前到后完全承担,所以割裂化建设导致每个环节不能考虑前后衔接,后果是交付即限制、改造即重建。
对此,笔者认为,想做好智慧停车项目,就必须站在运营的角度,以终为始才能建好项目。
PART.02
数字化运营的效能与思考
对停车行业而言,今天及未来一段时间是停车场数字化运营的竞争时代。
数字化运营可实现减员增效、降本增收
以中关村壹号为例,这是一个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,2000个车位的大型园区。在其拥有13个通道的停车现场,收费管理人员为零,而这不仅实现了地标性大型科技园区停车场“无人管理”,并且用户的停车体验还很棒,其停车过程是满满的科技感。
在车流高峰时,车位资源会极度紧缺,若无有效地引导,会延长车主寻位的时间,而无序的找位车辆场内盘旋,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离场车辆。对此,中关村壹号采用多级引导屏+车位空闲灯的方式,有效降低场内车辆寻位时长,提升用户体验,提升车位使用效能。
因停车场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利用问题,很多车主会遇到在要离开时找不到车停在哪里的情况。对此,车主可通过在车场设置的寻车机,轻松查到车辆停靠位置,同时还支持手机全景导航。此外,场内设备对商业、企业的位置同样支持查找与导航。
中关村壹号的停车系统完全实现了支付交易线上化:临时停车费的缴纳、预约停车、月卡车续费、电子发票申请、园区停车优惠申请办理等,都已线上化,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。
中关村壹号的停车系统还实现了能源管理自动化,利用声控、雷达、微波等技术,把常态用电转换成按需用电,动态调整电量电力,保障无人管理情况下用户的体验。
通过以上规划,中关村壹号的停车系统实现了减员增效、降本增收。具体如下:一是已预约人员通行效率提升300%。二是反向寻车效率提升39.6%。三是电子支付率100%。四是智能灯光节能提升51%。
PART.03
数字化运营需要做好四件事
标准化程度越高,需要消耗的成本越低,效率也就会越高。为此,智慧停车系统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:
一是工具的先进性。仅仅是场内布置点位,并把报警数据上传到平台是远远不够的。智慧停车系统需要打破系统信息孤岛,统筹数据结果,通过设定条件,综合分析定位事故原因,忽略假性故障。对故障定性分级,并自动派单到对应责任人,附带解决时间和解决方法。
二是标准化培训。专业的停车管理企业通过业务积累,不断组织专业培训,例如:组织停车场基础知识、服务标准、车辆引导手势、应急处理流程、上岗礼仪、停车场设备维护、停车管理系统操作、保洁、安全、防身术等培训,将前场服务人员打造为一人多岗的全能型人才,提升停车场整体运营效率。
三是科学合理排班。按照标准的“四包一”标准,通过灵活的上下班制度,合理调整上下班时间,通过合理排班达到现场人员发挥高效服务的效果。
四是业务内容转变。原来停车场收费人员只能待在岗亭里,等待车辆到达出口时收费,现在采取了“无人化管理”以后,人员工作内容就发生了转变:在场内给车主提供有必要的帮助,扶老人乘坐电梯等;销售停车产品:如包月卡、错时卡等。业务内容转变后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,创造了新的价值。
行业竞争的终局是利润的竞争,谁的成本更少、效率更高,谁就能在未来获取更多的势能。智慧停车的未来,就是通过高效的低成本运营获取更大的盈利能力。停车行业未来可期,数字化运营是未来方向!
文/王宏国(北京沃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)